福音時評丨基督徒應該有公益意識和社會擔當——從美國“凱拉·穆勒行動”背後的故事說起
教會和基督徒應該有公益意識和社會擔當,這不僅是回應我們所處社會文化的需要,也是對耶穌基督有關“愛鄰舍”之教導和呼召的回應……
教會和基督徒應該有公益意識和社會擔當,這不僅是回應我們所處社會文化的需要,也是對耶穌基督有關“愛鄰舍”之教導和呼召的回應……
基督教作為強調“愛人如己”的宗教,一向有關注弱勢群體的傳統,而深受毒品困擾的戒毒人員,自然成為他們的重點關懷對象。近50年來,國內創辦了30多所基督教背景的福音戒毒機構參與戒毒服務。
卓輝立2019年05月31日 03時27分30秒
當你踏入文山這片土地,你就可以感受到人的心。很真實,很簡單。沒有需要過多描述的,就是一種讓你久違的善良。而康複中心的孩子,卻像一麵鏡子……
讀者來稿 納淩2019年04月04日 09時51分08秒
3月8日,愛德基金會與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UNHCR))簽訂合作備忘錄,旨在促進雙方在人道主義救援方麵的合作,這是愛德基金會首次與聯合國機構簽訂合作備忘錄。
鄭欣榮2019年03月13日 11時40分52秒
愛德基金會官方消息,該機構理事長丘仲輝在10月27日至11月1日於瑞典烏普薩拉市召開的國際救災與發展聯盟(ACT Alliance)第三次全體大會上,當選國際救災與發展聯盟董事。
鄭欣榮2018年11月12日 16時41分14秒
“慈善”之於教會,有著特別的意義和淵源關係。charity一詞最早出現在12世紀初的《聖經》英文譯本之中,源自拉丁文caritas,即武加大譯本對希臘語agape的翻譯。 所以,“慈善”最初的本意,就是來自基督的愛。
孫山亦2018年11月06日 09時47分54秒
9月8日上午,2018愛德誌願者嘉年華活動在南京舉行。
鄭欣榮2018年09月20日 15時16分59秒
前段時間與一位青年團契帶領人聊起誌願活動參與問題,被問及他團契成員誌願活動參與情況時,他告訴我參與意願並不是很高,曾經參與過一場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的活動,但發現被利用了……
李道南2018年08月06日 11時55分58秒
7月10日上午,著名慈善家、基督徒田家炳辭世,享年99歲。當天,田家炳基金會發布了《田家炳博士訃告》公布了這一消息。訃告回顧了田家炳的一生,他早年於南洋創業,1958年舉家移居香港……
鄭欣榮2018年07月11日 10時23分09秒
但是縱觀基督教在當下社會中的影響,尤其是社會需求的回應上,與基督教的人數規模極不相稱。養老院是教會喜歡辦的傳統社會公益項目,但是即使如此辦養老院的教會……
李道南2018年06月25日 14時39分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