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基督教尤其是傳統教會已經不再能提供社會所缺乏的支持產品,相反社會已經能自己提供足夠的社會支撐資源,這是今天基督教所遇困境的社會曆史背景……
近日鍾南山院士公開表示,此次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數量,有望在二月底達到峰值,這是通過科學的數據建模,將國家幹預和複工等情況加入,從而得到的數據分析結果,這意味著此次疫情有好轉的傾向。
基督徒在疫情期間也必須要像往常那樣聚會的觀點也毫無生活常識,不僅無知,也會絆倒人的。因此,不要藐視生活常識,也不要試探神,而是要以智慧的……
基督教自一開始就是一個在危難之中衝在前麵的宗教,兩千年多年的基督教史,已經充分說明這一點。斯塔克在《基督教的興起》一書中,論到基督教教會……
崇尚名人見證的心態是當前不少基督徒的通病。由於基督信仰在當前社會中處於邊緣地帶,有些人為了傳福音,擴大基督信仰的影響力,就迫不及待地宣傳各種基督徒名人,希望通過他們的社會影響力,來證明……
幾百年前的亞姆村靠著信仰,讓黑死病變成“興邦”墊腳石,今天的我們也應該靠著信仰,在新冠病毒肆虐的中國催化出“興邦”的化合物,這需要我們每一個基督徒在災難中活出基督的生命。
疫情如水鋪滿地麵,飛鳥也來湊熱鬧。各類媒體之聲亦如汪洋,細瞧一眼哇,大致也就三大類:一個鼻孔出氣的,音量大小都同頻的;民間自媒、小道消息來協奏的;各種吐槽籍著轉發沫子橫飛的。
麵對災難,今天有些基督徒持有的觀念是沿襲了猶太人的因果報應觀,因果報應不獨是佛教的特點,也不獨是中國民間宗教的特點,也是猶太教的觀念。
到現在為止,人們也沒有完全認識這個新型冠狀病毒它怎麼來的,怎麼消滅它,還沒有研究清楚。就在人們甚至不知道它如何傳播的情況下,醫生就已經衝上了戰場,與病毒鬥爭。病患不可能等到醫生完全研究明白,他們等不了,醫生並沒有望而卻步,而是迎難而上。
基督是君王,是祭司,又是先知,三個職分在他一個位格身上。經加爾文等推崇聖經者提出來,為基督信仰普遍接受。基督徒乃基督之門徒,以效法主基督為念。學生不能高過先生,主所做的當為吾輩之楷模……
敬拜上的宗教模式對每一個信徒來說,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須的。因為,這既是基督徒對神在信仰上的一種外在表達,也是基督徒區別世俗的一個重要標誌……
首先,麵對疫情,基督徒積極自我反省並認罪悔改是應該的,也可以認為神希望我們在這樣的疫情中有所反思,但不可以說這是神的懲罰,仿佛是神特意安排了冠狀病毒來擊打中國。我們應該明白,一切的惡都不……
麵對全球疫情肆虐的情況,很多人為此獻上代禱,關注著其他國家民眾的情況。但也有些人在某些無良自媒體的炒作下,對其他國家冷嘲熱諷,甚至詛咒。在社會乃至國際上造成了不良影響,而且其中也不乏極個別基督徒。
教會不是僅僅呈現在做主日敬拜的固定教堂裏,信仰也不是僅僅呈現在各種教會裏的聚會裏,而牧者們的服侍也不是僅僅呈現在樹立起圍牆的堂會裏……
據報道,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布的實時疫情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5日上午9時30分,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41萬,達到417966例……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信心也不同。我們沒有必要責難那些被感染的患者矯情,換做耶穌,祂也會親自到醫院安慰病人的,哪怕被病毒感染……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的方方麵麵,包括基督教會。因為新冠病毒的傳染性,給實地聚會帶來極大的挑戰。在疫情爆發的早期……
雖然環境充滿動蕩,但希望我們的心在各樣的環境中保持平安如同江河,讓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錨穩固而堅定,讓我們能夠忠心上帝所托,度過這段充滿許多不確定的時期。
傳統基督教大洗牌的結果,必然是淘汰那些追求規模以至於透支教會能力來建立教堂的教會。規模主義的教會發展模式必然受到重挫。年齡結構為中老年型……
連日來邪教“新天地”和有關韓國疫情的話題緊緊地“綁”在一起。繼2月25日韓國有關部門宣布對境內“新天地”二十萬信徒進行全麵排查之後,現在又有新消息傳來……
最近,不少基督教牧者和事工關注到,疫情期間老百姓不得不宅在家裏麵,各地教會實地聚會也都暫停了,但網絡上因為規範不合理,導致正統教會處處有限的同時……
新約的逾越節是後來猶太人紀念神恩典的節日,每當這個節日臨近時,猶太人就會準備去耶路撒冷過節。當然新約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中心就是,耶穌是在逾越節期間被釘十字架的,這也更讓每個接受耶穌的人思考逾越節的救贖是耶穌親自舍己自己的生命,為了挽回我們,甘心被釘十架。
每個人都會生病,不要因此而孤立中國人和任何你認為與中國有聯係的人,更不要歧視生病的人,因為這樣會讓生病的人為自己生病而羞恥,從而隱瞞病情不保護他人……